蓝城小镇的边界,圈定一个人间的天堂

公众号 鸟途 2018-07-01 16:30

边界规定了被其限定的不同领域的不同特点。不论我们是否知道这个领域的意义,它的物理性边界通常都是可以认知的。


边界


我们就是客户和理想生活的联系者。通过我们的营造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一种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这是大同世界的现实版,是人间的天堂。

--宋卫平


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说:“必须建立新引力来克服旧引力,可以把每一个城市当作一块磁铁,每一个人当作一枚磁针。与此同时,只有找到一种方法能构成引力大于现有城市的磁铁,才能有效、自然、健康地重新分布人口。”


霍华德还指出,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两块磁铁必须合二为一,正如男人和女人互通才智一样,城市和乡村亦应如此。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标志——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人与人之间广泛交往、互助合作的标志,是彼此同情的标志,是科学、艺术、文化、宗教的标志。乡村是上帝爱世人的标志,我们以及我们的一切来自乡村。我们的肉体赖之以形成,并以之归宿。我们靠它吃穿,靠它遮风御寒,我们置身于它的怀抱。它的美是艺术、音乐、诗歌的启示,它的力推动者所有的工业机械,它是健康、财富、知识的源泉。但是,它那丰富的欢乐与才智还没有展现给人类。这种该诅咒的社会和自然的畸形分隔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基于此,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概念。而在中国,蓝城则以小镇建立起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第三磁铁。


蓝城小镇的边界


小镇概念

把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与乡村原风景和谐组在一起。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指出: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构的重要功能平台。


费孝通先生在《小城镇·大问题》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小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小镇是一个社会实体,以非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主体组成,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层次高于农村,小镇既与农村存在差异,又与农村社区存在必然联系。”


小镇是城市、乡村之外,人类聚居的另一张形式,比村庄大,比城市小。小镇有两个要素:容器和内容。容器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元素所组成的有形聚落以及其周围环境,内容指单个的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小镇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城市所稀缺的,这就吸引着城市居住者在节假日或者每周有三五天去小镇居住。城市亦有小镇所不具有的要素,吸引着小镇居住者参与城市生活。小镇和城市是两个半圆,相互咬合。


在蓝城,小镇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有机的结构;是1平方千米开发建设,然后带动3平方千米或者是5平方千米的农业改造,最终做成一个几万人口的小镇。蓝城理想小镇的骨架,遵循两个依据:一是纬度——世界各国小镇实践的优秀范本;二是经度——人类居住理想的理性研究。小镇文化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安放身体,二是安放需求,三是安放心灵。


蓝城小镇的边界


区位考量

不同梯队的城市,对于小镇区位的考量亦不相同。


第一梯队

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为核心的一线城市周边的区县或乡镇,距市中心直线距离50—120千米,1-2小时车程。


第二梯队

以杭州、成都、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无锡、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为依托的新一线城市中郊/远郊区县,距市中心直线距离30-50千米,30-60分钟车程。


第三梯队

以福州、合肥、郑州、哈尔滨、佛山、济南、东莞、昆明、太原、南昌、南宁、温州、石家庄、长春、泉州、贵阳、嘉兴、潍坊、洛阳、南通、扬州、汕头为代表的二线城市近郊区县,距市中心直线距离5-20前面,10-20分钟车程。


交通考量

现状存在或规划有高铁站、地铁站、轻轨站点等线路,距离交通节点便捷切距离近,距离最近的高速出口车程10分钟最佳。


生态考量

地块内部或周边有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资源,且水质条件良好;地块内部或周边有农业资源可利用;有历史文化资源沉淀。


地块考量

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在1000—1500亩为宜(不低于500亩),可利用农用地指标不低于1000亩为宜;土地指标持续供应有保证,容积率可综合平稳。


蓝城小镇的边界


界面有别

除了自然或人工设计的标识物存在,小镇与周边最大的区隔是界面不同。


当提到小镇的边界,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画面往往是一块界石、一条边界线、一张无限延伸的铁网,或者一座山、一条河流。


对于小镇来说,除了人工设计的标识物或者自然地区隔之外,所呈现出来的不同于城市、不同于乡村、不同于其他任何聚落的气质与风貌,就是小镇与外界最明显的边界。入口、建筑、景观、道路、街区、人文,居住者的工作、生活、作息及精神、情感、互动等所有的容器细节和内容细节构成小镇特有的界面,以此划定界线。


蓝城小镇的容器构成:一个与陶渊明《桃花源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入口,路转景移,误入桃源般的小镇——内部结构以小镇中心为核心点,向外辐射,规划交通,根据不同地貌规划不同风格及功能的建筑群、丰富的景观及其他有形存在。


蓝城小镇的内容构成:小镇上所有人都是家人,他们有共同的价值观“仁慈普爱、真善至美”,他们有个字的生活信仰,他们有多重身份——居住者、服务者、志愿者等,他们充满爱的奉献和无尽的热情,他们共同营造一种美好有序、节奏缓慢、内容丰富的生活。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共享空间

尊重原住民,通过共享空间的营造,实现多样社群的和谐共融。


大城市周边土地空间往往已建成一定规模的人民聚落,在小镇开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原住民社区共存,这对小镇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原住民社区可以为小镇提供一部分服务设施和服务人群,另一方面原住民与新住民的融合常常会为小镇带来活力提升、和谐稳定等正能量变化。


对于周边土地空间内部有原住民的,蓝城小镇在考虑公共空间和设施的时候应兼顾原住民社区的共享和提升,采用社区间共享中心的模式。即使由于类型、定位的不同需要单设新小镇中心,也建议以双中心布局,通过提升、共建、引导等方式设置一个原住民社区的中心。这一类中心通常提供商业、餐饮、文化、名宿等特色功能。


对于用地相对独立的小镇,其服务的人群也是多样性的。人群不同,对小镇的需求亦不尽相同。小镇的属性本身就具有包容性和混合性特征,因此应当有意识地去营造适度混合的社区。在区分动静与关注私密性基础上,应尽可能创造多种人群可以共享的公共空间。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小镇中心

小镇中心是小镇居住者的聚集中心,生活中心和文化中心。


一个小镇的活力源于它的小镇中心。小镇中心是小镇的核心,是居住者聚集的场所,往往是各种社交活动的发生地。小镇中心是为小镇居民精心打造的文化生活空间,承载着整个小镇主要的公共服务功能,汇集健康、教育、颐乐、商业、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诸多内容,功能的复合集中有助于提升小镇中心的活力。


小镇中心具有精神文化聚集、生活服务配套、产业创业就业、议事决事功能四大功能:外在文化标识或精心规划的文化设施作为氛围营造、活动开展的基础,形成小镇内在文化基因;生活服务设施配套集聚,必须满足小镇居民及周边区域居民的生活需求;良好的产业能够创造小镇居民在生活服务内容项内就业、创业的可能性,吸引居民长期居住,保持社区活力,实现小镇可持续发展;倡导和支持业主实行自治管理,鼓励业主成立小镇自治结构,倡导公开、透明、民主的运作方式。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杭州桃李春风/春风里


春风里。中国小镇的人文生活街区。


从空间尺度看,用占地约118亩的街区胸怀,构筑桃李春风的小镇中心。


从时间范畴来看,从西湖湖滨、南宋御街、西溪湿地等场景中获取灵感,成就一座“小杭州”,容纳杭州的记忆。


从生活内容看,涵盖颐养健康、家庭学习、休闲运动、文化生活等主题。在满足小镇居民家庭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是城市人群体验小镇人文生活,全家同游的目的地。


通过“三个中心一条街区”,打造包括社区门诊、健康小屋、自然主题幼儿园、耕心学堂、童玩乐园、活力健身会所、中式生活雅集、特色餐饮、净菜超市、田野农庄、文化艺术展馆、电影院、文创工坊、邻里众筹小店等配套服务,满足家人多层次的物质、情感、精神需求,关怀三代人全天候的颐乐生活。


健康颐养中心


从健康无恙、身体活力到身心愉悦,定制360与deg;全龄化颐养体系。携手国内外优质资源,打造社区门诊,健康小屋,日间照料中心等,为家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APP等职能手段为家人建立实时更新、亲人共享的健康数据库;精心配制春风食堂照顾家人饮食,建立食养服务体系。


休闲运动中心


全天候运动场地,提供不同年龄段的个性化健身方案。户外打造约2千米彩色塑胶慢跑道,约1.5千米观景游步道,挥洒活力之余,可与风景无限亲近;室内专设活力健身会所,包括室内游泳池、健身房、球场等,根据不同身体状况,定制健身方案,有助于家人长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同步定制高端休闲场地,在山林间尽兴挥洒人生。


杭州桃李春风小镇中心


家庭学习中心


以“在自然中学习,向自然学习,自然而然的学习”为理念,开启全家庭的终身乐学计划。小镇内打造“自然课堂”幼儿园和森林主题童玩乐园,让孩子在自然的陪伴下长大,培养好奇心和创造力,与真实世界有更深入的互动;同步为家人首创“耕心学堂”,配备沙龙教室,开设教育戏剧、园艺、手作、书画等丰富课程,陶冶生活之趣,结识志同道合的好友。


水岸商业街


风情水岸之侧、用文艺思潮重新启蒙商业街区,包括优生活、慢生活、逸生活三大主题。

家门口享特色餐饮、净菜超市、洗衣店、宠物店、家居生活馆等优生活配套、满足日常所需;街区内有中式生活集合空间、田野农庄、艺术民宿、酒吧、咖啡馆等慢生活配套,遇见更好的生活;另有书吧、电影院、手工作坊、小礼堂、精修堂等逸生活配套,让家人的文化涵养在此充分施展。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正负尺度

通过设计,让距离缩短、隐退、模糊、消失。


小镇中心/以步行设计


小镇中心服务设施空间受使用需求频次、心理距离、规模效应、服务效率、商业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设施使用频率和心理距离为决定性因素。蓝城小镇选取20类常用生活设施为调研对象,从使用需求频次和步行平均接受时间的调研来指导小镇中心服务设施布局,从相对较低、相对密集、日常所需3个层面建立“一个主中心、若干次中心、多个组团中心”的空间结构体系,把使用频次高的服务设施分散到组团中心,力取每个组团的居住者步行即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居住空间/负距离设计


在住宅设计上,蓝城小镇设计者秉承负距离理念,以敞开式手法营造围合式空间,设计住院、侧院、偏院、天井,打开建筑的任何一扇窗,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是生活和风景的融合;亲邻好友来做客,不仅可以在客厅,还可以在院子里的花草间聊天喝茶,有助于人与人、心与心的交融;以窗为墙,大面玻璃设计让隔断消失,室内空间和庭院空间融合为一体;偏院可做菜园,大人在院子里劳作,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又是另一种融合。


道路网络/生趣化设计


道路是聚落从整体到细枝末节的向导,道路的网络越是多样,越能引发聚落的无限变化,让小镇繁衍丰富的内容和层次。相比普通社区道路,小镇道路具有多样性特征,需要考虑的要素更多,比如功能性、便捷性、舒适性以及类别、材质、色彩、尺度等。在蓝城小镇,道路是作为独立项规划设计的,其承载的意义着实丰富,设计师们把小镇道路比喻为“生趣的河流”。


生活之路、旅行之路、运动之路、休闲之路,在小镇,道路不是距离的承载,而是一种引导。每一条路都应该达到一种沟通,居住与风景的连接、居住与商业的连接、人与美好状态的连接,功能不同、形式不同、尺度不同。


在小镇,设计者还为小镇道路做了生动分类:主干道、次干道等各个层级的道路构成如发丝顺滑的路网,曲折蜿蜒到让急性子会堵车的降速道;或鲜花盛开,或连接邻里居住的风景小道,可以飞跃奔驰的慢跑道、骑行道、卡丁车道,诸如游山步道、亲水步道、卵石步道让人遇见就无法抬脚的道路,还有像田间阡陌、林丛小路、溪畔草径等沾鞋欲湿的路,以及以礼仪著称的树阵步道和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之路,都让小镇因道路而更加生动有趣。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情景图式

形式是小镇表现独特魅力的装置,以形式形成吸引,消除界线。


远至英国贝德利镇的罂粟花海、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海、印度的向日葵园,近至中国台湾大溪花海农场、云南元阳彩色梯田、杭州龙井茶田,某种单一植物大面积种植形成规模,同样能制造记忆深刻的特殊视觉,学者们把这种增强记忆与吸引的模式称之为“情景图式”,小镇的局部风景可以通过情景图式打造视觉吸引。


植物海洋


根据不同地形和不同时节,选择在小镇中心围绕建筑种植,也可在大片农田中广泛播种,或在山坡、水滨等位置进行更有艺术性的绿植搭配,如四季花海、彩色梯田、天垄茶韵、艺术稻田、缤纷果园等,以形式织锦小镇,并根据时节风俗设计庆典活动,让小镇绽放出丰富的生活层次。


活动基地


除了植物海洋,情景图式还包括一些具有功能指向的存在形式,以增添小镇的旅游魅力。赛马场、水上乐园、雕塑公园、高尔夫、婚纱摄影、素质拓展、滑草、骑行比赛、卡丁车乐园、帐篷营地及其他主题性设计,会让小镇保有活力的持续性。


适度留白


留白是一种艺术,可以生长无尽的想象。在小镇功能空间的规划上,同样会有适度的留白。预留的空地分给居住者种植打理,通过种植蔬菜等农作物,体验种植、管理、收获的美好。土地留白可以随时应对新的生活需求,商业留白可以随文化更迭衍生新的商业形态,产业的留白可以吸纳自由创业······所以,适度留白让小镇拥有更多的成长可能,因为不确定,所以更具探索的想象力。


小镇的边界与蓝城理想小镇


草木之悦

植物往往最会取悦人心,从大的景观层次到小的空间点缀。


植物遍布小镇。对于小镇来说,每一种植物因其自身的特性都有着属于它的生长空间和之于小镇的不同意义。


位于小镇中心或者某个组团的一棵千年老树,因年轮的累积成为小镇的灵魂之树;中式院落的竹子、芭蕉是小镇的造境之物,营造一种且听风吟、且听雨奏的生活诗意;顺着门、窗、墙、廊攀缘的藤生植物。会让空间多一些互动的生趣,让阳光有些斑驳之美;花架上的多肉植物会增加视野的跳跃感,在某个抬眼的瞬间让居住者不自觉笑出声来;而百合、桂花、玉兰、栀子等芳香性植物的种植,可以于不同的季节让小镇散发出不同的味道;街角边盆钵瓦罐里的植物,会让小镇多一些艺术的气息;窗前吊着的鲜艳盆花或者生长在小窗栅栏里的花草,又会让小镇氤氲一种宁静祥和的美好秩序感。


尊重人的感官,进行植物的选择、设计和搭配,以植物记载小镇的年轮,四季及阴雨,以植物刻录居住者的生活细节和美好心境。茂林修竹、嘉木芳草、岸芷汀兰、芝兰玉树、春兰秋菊、红桃绿柳······无论植物自身,还是植物所构筑的小镇景象——水木清华、出水芙蓉、古木逢春、百花争放,当让眼见者为之倾心,不动声色却摄人心魄。


转载自《鸟途》,原文标题《小镇的边界》,版权归属原作者

次阅读
以上服务由本埠城乡提供
本埠城乡客户服务

联系本埠

wechat

本埠小乡微信二维码

(请添加“本埠小乡”微信)

本埠城乡订阅号

关注本埠

本埠城乡公众号

本埠城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埠城乡微信小程序

本埠城乡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小镇通公众号

小镇通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埠城乡头条号

本埠城乡头条号二维码

热门话题

hot topic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