樾珑台,坐拥这湖那山

萧山日报 徐飞 2016-01-16 13:54

老虎洞一带水墨写生 作者 清
老虎洞一带水墨写生 作者 清客
樾珑台鸟瞰效果图
樾珑台鸟瞰效果图

  从繁华处转身,
  我跳进一帧水墨画里。
  撮指呼啸,
  一艘八千岁老木舟欸乃而出。
  载我进入太古羲皇时代,
  弃舟登山,
  我越走越深,
  步入樾珑台,
  人们已看不见我,
  这个世界依旧热闹非凡。
  ■文/徐飞
  

  一个与海结过缘的湖,

  其容乃大

  在冬日阳光照耀下,黛色群山包围中的湘湖,宛若天宫遗落的一面宝镜,特别清澈和明净。
  谁又曾想到眼前的湖在远古也有过海的情怀呢?
  不是虚言。
  萧山湘湖所在的这片陆地,曾经接纳过海。
  湘湖跨湖桥遗址考古就揭开了这一段神秘历史,遗址上发现了数米厚的海洋淤泥沉积,没有海哪里来的海洋淤泥。可以想象,或许,当时湘湖附近根本没有形成钱塘江,或许这里就是一个海湾,只有围合的山体和荡漾的海波。四周围合的群山就是天然的屏障,阻挡着大海,也为繁衍生命提供了路径。
  当然,跨湖桥遗址的海洋淤泥层并不在发掘现场的最表层,而是在下面,所以湘湖“曾经沧海”的过往起码在8000年甚至更久以前。跨湖桥的先民活跃的时代被现代碳14技术敲定在8000年前,从出土的文物推演,他们当时生活很丰富了,种稻子、养家猪、做彩陶、做漆弓和各种石头工具。不管是出于出海打渔,还是湖里捞鱼的目的,反正跨湖桥先民横劈百年大树凿出了独木舟。
  而且,即便是跨湖桥时代的湘湖土地,也与海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在遗址出土的陶器里,还有一款黑光陶十分耐人寻味。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退休教授柳志青等专家曾由此推测,8000年前的湘湖人已经掌握了海水制食盐的技术,并创造了食盐、草木灰和黄铁矿作为泥釉的制陶工艺,所以有黑光陶的出现。
  见过海的先民一定有宽大的胸襟。假如,我们能在时空隧道中行走,一定会看到在萧山繁衍生息的新石器时代先民,林中狩猎完,有可能会奔到山崖,即便不是来享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也定是听海或湖述说了些什么的。
  也许那是骨子里的差别,也许是跟海的前世有关。
  从海一路演变而来,湘湖的气质完全不同于西湖。
  国外友人萧邦齐在《湘湖--九个世纪的中国世事》为我们描绘了12世纪晚期的湘湖:“从北干山玉顶峰眺望,满眼是一片湖光水色。初夏时光,向四面八方看去,这片土地就像是漂浮在水上似的。”从北干山就能眺望湘湖水面,这在如今是不可能的,可以想见当时湘湖湖面之广。
  之后的900多年,湘湖历经沧桑,依人事、政事而风云变化。从始创时期的宋代湘湖、晚清湘湖的灾难,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变迁以及21世纪的再造, 湘湖像海洋母亲一样,包容着现世人们的三心两意。
  从湖变田,甚至沦为掘土烧砖地时,她静默不语,努力做到田有所出、砖有所成。“日暮窑头添新火,轻烟散作半天云。”烧砖情景还入了清代文人的杂咏之中,想来,诗人总能把不美好的东西也变成美好的画景。但对于湘湖来说,她一定是不情愿只作为田地和取粘土之地,她的情怀不在于此。
  当青山和绿水得到了政府和百姓前所未有的尊重时,人们从历代县志、诗文歌咏中寻觅湘湖的文脉,从古地图中描摹出古湘湖的水域,希望能尽心重建湘湖的美好。
  从湘湖一期、二期的重建,到如今三期建设得如火如荼,湘湖经历了世纪之变,如同曾经蓬头垢面而今重新梳洗的少女,渐渐恢复了笑颜,慢慢地向世人展现她过往的美好,她的湖光云影之雅,晴川落日之美和鹭飞鱼跃之喜。
  “一切都在坍毁又重建,重建它们的人是快乐的。”
  也许用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歌《琉璃璧》,更能形容此刻我们对湘湖的心意。

  一座被越王器重过的山,

  其气自华

  湘湖有老虎洞山、石岩山、城山等,大小山岭构成了湘湖的骨架,高高低低绵延着,最终布局成一个大喇叭口,围合在湖的两边。湘湖可谓得天然山水之趣,又兼有人工水利之意。
  回过头来品评湘湖一带的山,如果说哪座山堪当“壮士”,那么老虎洞山很幸运,可以令得春秋霸主句践 对其青眼有加。
  你说老虎洞山在湘湖诸多山岭中有啥特别的,倒也没有。这座山就像镇守湘湖西门的大将,其山体也自湘湖分布而出,若星离绮错于古会稽之陆。其山数峰耸立,挺拔突兀,形似莲花。其山海拔218米,南山坡有巨势天然叠成的洞穴,相传为老虎栖息之地,故称老虎洞。不仅洞穴用了这个名字,连整座山和山下的村落也一股脑儿沾了虎威。
  本来,在古代一座山上有老虎一点都不奇怪,乡民也不会随意拿老虎栖息的洞穴来为山体命名。这事主要因为这头传说中的老虎跟句践扯上了关系。
  据古籍记载,春秋时期,老虎洞所在的山是越王觊觎吴国的军事要塞,旁边的城山相传也是句践 屯兵洗马之处。兵屯在山上,想必句践是想借山林遮蔽之利,让敌人看不清越国士兵的数量和操练情况。估计句践也喜欢拉练,从城山行军至老虎洞山,也是极有可能的。
  有一天,句践从吴国归来,就登上老虎洞山观察地形,那时候人烟十分稀少,猛兽多于民众。忽然,未闻虎啸就见一只猛虎从山洞冲出,此般危机时刻没有人虎搏斗场面,却是老虎知难而退,真不知是否是古人杜撰的,反正没有扑咬句践,反而朝他吼了三声后腾空而去。说来,句践胆子也大,居然顺着虎迹寻去,找到了一个仅能容一人进入的山洞,里面估计也有老虎的体味,就确认为虎穴。此刻,换作常人早就吓得赶紧逃走,你想,老虎白天虽然跑了,难保晚上不回老窝来。可句践明显异于常人,他说“此乃天赐之处”,说这话时,敢情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了吧。
  后来,越国被吴国打败,句践蒙受羞辱,相传就躲在老虎洞里卧薪尝胆,图谋再兴。据古籍记载老虎洞上口有亭为虎啸亭,明代学者刘宗周还在亭柱上镌刻“此地曾传尝胆事,我来犹忆卧薪人楹联”。根据传言往往是真实的现代逻辑推演,这些关于句践与老虎洞山的传说,极有可能都是真实的故事,只不过多了一点民众对霸主的集体想象而已。
  在那么讲究天人合一的时代,古人选择住所都要问天问大地,因为可选择的土地实在太广阔了。而老虎洞一带是风水宝地并不是单一一个历史时期的选择,在春秋之前的贵族们早已青睐此地。就在3年前,老虎洞遗址被发掘,出土的文物、8组柱洞群、灰坑都表明这里是一处结构明确的西周晚期聚落遗址,春秋时期是其主要使用年代,到了战国时期,遗址才被废弃。
  当一座山丧失了军事要塞功能后,其自然的功能显露出来,却又不失其古意。现在,游人可以从老虎洞村的一条小路蜿蜒上山,台阶不是十分陡峭,不是烧香拜佛的时候,山路只有个别挑夫路过,遇到春暖花开时,可以看到山中盛开的满树黄花,可以从最高山崖上俯瞰湘湖。

  樾珑台,

  图画里峥嵘楼阁开

  湘湖和老虎洞,樾珑台同时拥有。
  湘湖二期老虎洞山东麓山坡,是樾珑台的天然背景,就像枕着一个绿色靠背。湘湖二期乃至三期的湖面和小岛,是樾珑台推门开窗后都会映入眼帘的风景,没有一天是重复的。如果你来过湘湖,就知道这样一个房产品是多么稀缺,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樾珑台这样一个案名一样,每一个字都是寓意深刻。
  樾,谐音“越”。
  毫无疑问,萧山曾是春秋越国的西北门户,湘湖更是越文化的代表。虽然,湘湖与西湖被称为姐妹湖,实际上,两姐妹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西湖就是吴文化的代表,非常和谐、典雅、含蓄、婉约,但又有南渡君臣文化的烙印,比纯粹的越文化要复杂一些。
  湘湖就是越文化的代表。从越的地域来看,因为生活空间的窄小,使得民众有一种向外拓展的愿望,所以开拓进取、刚健务实、勤思善变、思变性很强。正如,越文化的思想家包括鲁迅、沈雁冰,还有古代的王阳明、浙东学派等,这些人都是思想鲜明,敢于向整个中原文化里正统的东西发起挑战的。从湘湖的历史变迁来看,她确实不如西湖那么稳定和谐,她作为湖泊的历史或许更久远,但遭遇的变数也更多,如今的三期再造也是举全区之力为之,对改善萧山小气候环境功不可没。
  越文化充满思辨进取之心,樾珑台之樾字也取其意。
  樾字的偏旁是一个“木”字,《说文解字》说樾就是“两木交聚而成的树荫”,而樾珑台背靠老虎洞东麓山体,正是绿荫繁盛,十分切题。
  珑字,顾名思义,王字偏旁的都是与美玉有关。至于是什么玉器,只有翻阅《说文解字》才能知晓。原来,珑是古人在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面刻有龙文。既然是求雨,那祈求的就是水,而浩瀚一池湘湖水,白日里看既是一块碧玉,也是上苍兑现了珑字所求。
  台是一种高而平的建筑,在古代主要供眺望、游观之用,最知名的就是灵台。樾珑台的设计依山体之势而建,层层叠叠,远望就是一座层级分明的“台”式建筑。每一层的“台”都可以无遮挡地俯瞰湘湖,不是只有一个角度可以看,而是南向望180度全景。
  说是“台”,也取其紧致之意。
  樾珑台坐拥全景湘湖,北依老虎洞山麓,仅仅设计了15栋。
  或许只有最能体会越文化思辨进取之心,且又懂得欣赏碧玉湘湖的人,才值得拥有。


樾珑台


杭州樾珑台

次阅读
以上服务由本埠城乡提供
本埠城乡客户服务

联系本埠

wechat

本埠小乡微信二维码

(请添加“本埠小乡”微信)

本埠城乡订阅号

关注本埠

本埠城乡公众号

本埠城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埠城乡微信小程序

本埠城乡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小镇通公众号

小镇通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埠城乡头条号

本埠城乡头条号二维码

热门话题

hot topic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