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读懂仇英巨幅长卷《独乐园图卷》

心生奇迹 山崖仙子 2021-06-03 06:58

独乐园图卷的前世今生


全文约10093字,读完约需22分钟,建议先分享或收藏。



一对好朋友一起从政,政见不合闹翻了,这段公案没有结局,却给人间留下一座名园:独乐园;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将它收录于《洛阳名园记》,计成《园冶》将它归纳为是一种造园范式,可见这座园的背后大有文章;

园已毁,眼下它的遗址也正在被颠覆;

好在明代画家仇英就此园留有一幅画,画虽流失在美国,但我们终究看见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神童的传说,最出名的三则故事分别是:四岁让梨(孔融)、六岁称象(曹冲)、七岁砸缸(司马光)。孔融和曹冲是同时代人,生活于东汉末年,一个被杀,一个早夭,结局都不太好。唯有司马光结缘善果。


七岁砸缸(司马光)


司马光生活于北宋后期,从宝庆元年(1038年)20岁考中进士开始,到元裕元年(1086年),他去世于宰相位上,司马光的从政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这占去了他不算漫长的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我们可以以熙宁变法和元枯为相作为转折点,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熙宁变法之前的司马光、熙宁及元丰时期反对新法与退居洛阳、司马光复出与废除新法。


司马光

司马光


宋仁宗嘉裕年间,司马光与王安石、吕公著、韩维四人一起在朝为官,关系特别友善,闲暇时常聚会僧舍,讲谈终日,被时人称为“嘉佑四友”。司马光和王安石早年的私交是很好的,而在王安石推行新法之后,司马光与王安石反目。



巅峰对决


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发生的阿云案第一次使两个人站到了对立的立场上,争论了17年。王安石认为应该按照自首,从谋杀减为二等定罪。而司马光认为应该按“谋杀已伤”定为绞刑。王安石与司马光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可以减免所因之罪。


同年八月十一日,司马光当着神宗的面,和王安石争执起来。二人的争论主要是针对经济问题。王安石认为之所以造成用度不足,是由于没有善于理财的人。而司马光认为所谓的善于理财之人不过是重敛于民罢了,结果是百姓困穷,流离失所,聚而为盗。


王安石、司马光

王安石|司马光


王安石认为“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通过商业经营的方式使国家财富增殖,而不增加人民的赋税。司马光则认为“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于民,将焉取之。”王安石试图通过发展商品经济的方式实现国富民强,而司马光则主张农业生产在相当时期内都是比较稳定的,国富的目的如果只能通过横征暴敛来实现,那结果只会造成百姓的普遍贫困。


王安石变法


在这次思想的交锋中,初步展示了王安石变法改良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司马光关于经济问题的基本构想。


“王安石变法”主要包括13条举措,其中6条和理财有关,2条兼具理财和强兵的功能,另有2条直接与强兵有关,剩下2条则与选拔人才有关。


司马光反对青苗法,主张恢复常平仓法。每年农历的2月到5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要播种,又要交税,手头就会很紧张。这个时候,他们会向一些富农借贷,并支付高额利息。王安石的思路就是,让政府来满足农民的借贷需要,从中收取利息,半年20%。这个利息虽然看上去挺高,但实际要比富农向贫农要求的更低。王安石此举就是把富农从市场中挤压出去,让国家获得这个市场的利益。


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法令一出,虽然看上去是降低了借贷利率,但实际上可能诱发过度消费。况且,之前富人和穷人之间如果发生了借贷纠纷,可以找官府解决问题。但现在,官府自己放贷,老百姓找谁呢?这时候,情况就变成:官府又当球员,又当裁判。另外,因为官员之间的政绩竞争,他们会想方设法让民间多借贷,这就可能造成强行摊派。比如,当时福建的一个小小的贫困县,借贷比率居然高达70%。


王安石变法2


还有一个“市易法”,就是商人可以抵押田宅或金帛,向国家借钱。王安石有这样一个提法,国家之所以财用不足,就是缺少理财的人才;如果善于理财,国家是不会缺钱缺军费的。而司马光认为所谓的善于理财之人不过是重敛于民罢了,结果是百姓困穷,流离失所,聚而为盗。


司马光还反对免役法。他认为原先的劳役仅由上等户轮流负担,但现在却不论户等,要求年年出免役钱,这就使百姓永无休息之期。下等人户及单丁、女户、客户、寺观等以前不服役,现在又要户户都出助役钱,使得孤贫鲤寡之人也要担负沉重的赋税。


所雇之人往往是无业游民,常常侵盗公家财物,事发则逃亡四方。而且也存在役钱太少,无人应募的情况,劳役最后仍由百姓充任。这就只有免役的虚名,而赋役实际上并没有免除,还无故普增数倍之税。


王安石变法的确是让国家收入增长了。青苗法实施一年后,得到了300万贯的收入;市易法得到150万贯收入,免役法年收入800万贯,三项叠加,政府收入较前一年增长20%。但是百姓不堪重负,“饥寒流离”,社会舆论纷纷指向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3


在这一时期,司马光对每项新法都提出了批评, 作《上体要疏》陈述自己的意见。司马光反对新法派以激烈的方式进行变革,主张在继承以往善法的前提下消除旧制的弊病。要总体上肯定先贤圣王为政之道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因革损益,这一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熙宁三年,朝廷授予司马光枢密副使的要职,司马光本人连续6次请辞,坚不受命,并致书王安石,对其政纲提出批评,希望他停止变法。王安石不为所动,继续推行新法,同时进一步排挤政敌。在此背景下,司马光上书请求外任,离开朝廷长期在洛阳居住。


行前司马光给往日挚友王安石写去了万言的书信,对其过于激进的改革加以规劝,但王安石仅以一篇短短几百字的《答司马谏议书》便予以回绝。



退居洛阳


刚到洛阳不久,司马光先在西京留司御史台的东面修造一座小园,起名叫“花庵”,这座花园占地仅有1亩左右,格局非常简单,其中不设亭榭之类的建筑,以竹木为架,种植了一些民间常见的花草植物,以牵牛花为主,还有酴醾、宝相花、扁豆之类,缠绕在竹架上,看上去好像一幢房子。


司马光不以为陋,其《花庵独坐》诗称:“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忘机林鸟小,极目塞鸿过。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北宋哲学家邵雍及宋代理学家程颢也都为花庵做过诗,可见这座小园颇得欣赏。


司马光在洛阳期间除了花庵之外,还前后营造两所园林,分布是城市性质的园林独乐园和位于嵩山叠石溪附近的郊野别墅叠石山庄。


花庵与独乐园、叠石山庄位置

花庵与独乐园、叠石山庄位置梳理


历代郊野别墅园林多数都营建在城市外围郊区地带,依靠并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营造园林,同时,靠造园者融入园林的精神内涵,现对于城市园林而言,郊野别墅园林更加贴近自然,园林与自然融为一体。


叠石溪实景

叠石溪实景


叠石山庄所在地自然环境绝佳,山水之势气宏伟浩大,为叠石山水的营建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司马光同时也巧妙地利用这一山水格局,营造了别具一格的叠石山庄。


叠石山庄属于郊野园林,并非司马光的日常居住之地,偶尔游赏休憩前来居住。


花庵与独乐园属于城市园林,都位于洛阳市井之中,但是花庵规模较小,功能单一,没有能力满足司马光日常著书立论,会友雅集的需求,相对独乐园而言,花庵仅仅是司马光为营造生活乐趣,排遣郁闷心情的“伊甸园”。


独乐园的营建恰逢熙宁变法和新旧党争最激烈的历史时期,其造园主题、立意亦与此政治背景密切相关。



园以人名


独乐园位于洛阳城的尊贤坊北关,总共占地20亩,1宋亩≈0.974市亩,推算下来大概占地大概是13000方左右。


独乐园平面位置示意图

独乐园平面位置示意图


营造了一座新的宅园,命名为“独乐园”,独乐园完工后,司马光亲手写下《独乐园记》,还为这七处不同的景致作了《独乐园七题》,分别与七景对应。


独乐园记


苏轼在读到《独乐园记》之后曾作《司马君实独乐园》诗,称此园为“五亩园”。


《孟子·梁惠王上》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白居易《池上篇》称:“十亩之宅,五亩之园”,后世常以“五亩之园”作为中小型私家园林的代称。


北宋文人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讲述了洛阳十九个名园,备述洛阳诸园之盛,与那些数百年历史的旧园相比,司马光的独乐园实在只是一方小园,并无胜景可数。也正因为如此,在小面积的空间中司马光可以营造出独乐园七景,也进一步的说明了司马光造园手法的高明。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司马光一生不纳妾、不拥妓,原配裴夫人无子,夫人亡故后,其孤身一人隐居洛阳,除偶尔与富弼、文彦博等留守洛阳的故旧有一些聚会,平日几乎独处,无以为家。在独乐园内潜心著书,完成了300多万字的皇帝教科书《资治通鉴》,叙述了1362年的历史。


因主人之德行为世人所重,所以也是一个“园以人名”的园林。这座在元代以后就毁灭无迹的园林,历经千年仍然被历代文人所推崇,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文人世界对司马光人品与德行的追慕和服膺。


明代计成在《园冶·自序》中记载:


适晋陵方伯吴又于公闻而招之。公得基于城东,乃元朝温相故园,仅十五亩。公示予曰:“斯十亩为宅,余五亩,可效司马温公独乐制”。


常州有位做过布政使的吴又于公,听说这件事来邀请我。吴公在城东买了一块地,原是过去元朝温国罕达的旧园,面积仅有十五亩。吴公对我说:“用其中十亩建住宅。余下的五亩造园,以效法司马温公之‘独乐园’”。


明代计成《园冶》



《园冶·相地》在“傍宅地”一节中又有:


五亩何拘,且效温公之独乐;四时不谢,宜偕小玉以同游。


虽然只有五亩园地也无妨,但且效仿司马温公的独乐园;一年四季都有不谢之花,最宜偕妙龄侍女一同游玩。


《园冶·屋宇》中有“堂占太史,亭问草玄”之句,其中堂占太史指的就是独乐园中的司马温公读书堂。


明代计成《园冶》2


计成认为,使园林“千秋不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雕梁画栋的“云艺楼台”或“般门斧斤”,而恰恰是司马光这样的园主,正是其清名正气和君子之风使园林得以千秋不朽,为后人所重。


元祐之后的独乐园的结局不详,很可能与洛阳其他名园一起毁于宋金之间的战乱,其园址逐渐荒废。宋末元初文人戴表元仰慕司马光的人格风范,于大德十年(1306年),在独乐园旧址建独乐书堂,元代又有人利用独乐园故址修建五贤堂,祭祀洛阳儒学宗师。明代有官员在独乐园原址建造新的私家园林。


现洛阳本地文物部门确定独乐园遗址位于伊滨区诸葛镇司马街村,由于司马光在此隐居,村名就由原来的“古建村”改为“司马光独乐园村”,简称为“司马村”。


独乐园遗址


2019年,承载司马光独乐园的千年古村司马村已经被夷为平地,独乐园遗址也将被埋藏在开发商“华耀城”之下,即将永远消失,实在令人惋惜。


独乐园位置图

独乐园的位置图



偶像力量


独乐园七景并非简单的造景,而是深有典故涵义,且分别与一位古人有关,司马光曾作《独乐园七咏》描述其中真意:


司马光《独乐园七咏》


独乐园七景及主题


以上七位古人都是司马光所仰慕的先贤,因此每首诗均以“吾爱”起头。


以《独乐园七题》而言,组诗前四首《读书堂》《钓鱼庵》《采药圃》《见山台》分别以大儒董仲舒、隐士严子陵、韩伯休和陶渊明为题,突出守拙、慎独的主题;后三首《弄水轩》《种竹斋》《浇花亭》分别以杜牧之、王子猷、白居易为题,突出至乐的主题。“独”与“乐”两个主题相互支撑,反映出中国文人在追求事功和自由独立两个方面的理想与服膺。


司马光罢相、丧妻后生活极度凄凉,其门生故旧多方接济,为其赠款、安排女仆等事例,司马光对此一概回绝。


这种“独乐”精神所体现出的适性自足是儒家“抱道守独”和道家自然无为的综合产物。


司马光曾经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专门在独乐园中穿戴,有效法古人的意思,也与园中富有典故涵义的景致相呼应。


仇英巨幅长卷《独乐园图卷》2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局部



奇思妙想


就总体布局而言,独乐园属于典型的城市山林样式,园中无山,却又富于山水林泉之意。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园子西北有山,堂前堂后皆水,水外有竹,极尽清淡幽雅。山水之间是排列整齐的药圃、菜畦、花栏,一派朴朴生机的农田药圃风光。园外的山水风光皆被巧妙地借景入园,园林因之展现出城市山林的独特意境。


独乐园全园以读书堂为中心展开,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分区。


独乐园平面复原图

独乐园平面复原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个独乐园园中正堂为读书堂,兼做书房,其中藏书很多,据说有十万卷,且得到精心维护。读书堂实为园中第一胜,且是以司马君实园中苦读、穷究经史而闻名之胜迹。司马光初到洛阳,于园中聚书五千卷,杜门谢客,晨夕披阅。据司马光自述,“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至其再次出仕,园中的藏书竟达万卷之多,足见其勤奋。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读书堂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读书堂局部


读书堂南另设一个庭院,中央辟方形水池,自南侧引水,分为五脉汇入池中,形如虎爪;又从池北地下引水潜流出北面的台阶,悬空注入第二进院内,状若象鼻,再分为两条水渠,绕庭院四角,从西北角流出庭院,两院之间的建筑因此得名为“弄水轩”,也就是“流觞亭”。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弄水轩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弄水轩局部


中国园林中的流觞曲水景观形式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如魏晋时代的天然曲水庭,最典型的如兰亭曲水;隋唐时代的半露天流殿,多在廊下,坐殿观赏曲水;宋代的半室内曲水的中间样式等。司马光独乐园的曲水则是半露天、半人工状态的一个样板。点出了弄水轩之功用:待客、泛觞、赋诗等。


弄水轩是司马光与其他文人进行投壶游戏的地方。“投壶”是一种游戏形式,常出现在文人雅集宴饮之时。熙宁五年(1072 年)司马光在《投壶新格》中认为这种游戏似乎微乎其微,但是“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


《明宣宗宫中行乐图》、《投壶新格》司马光著

《明宣宗宫中行乐图》|《投壶新格》司马光著


读书堂的北面是一个尺度较大的水池,池中筑圆形小岛,周长三丈,就是3米。岛上种植竹子,束其枝叶,模仿渔家蓬屋搭建小庐,称做“钓鱼庵”。每当司马光治书穷理,“志倦体疲”之时,便来到此处“投竿取鱼”,肖法伊尹、姜尚等古代圣贤,既乐安天命,又时刻洞察时代的变化,随时准备出山为国效力。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钓鱼庵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钓鱼庵局部


上古时期,生产力极其落后,人们以渔猎为主要谋生手段。据《穆天子传》记载,驾八骏出巡的周穆王在东征途中,常在水边垂钓。在西征时,有一次出巡到因氏国,他在黄河边上一边钓鱼,一边观看河边参天的古木。富甲天下的周穆王在黄河之畔垂钓,已不是为了获得食物,而是消遣娱乐了。这可能是有关钓鱼怡情出现的最早的记载。周穆王钓鱼则是对古帝舜的钓鱼活动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体验与解释。从这一时期开始,“钓台文化”出现了雏形。


司马光独乐园营造的钓鱼庵传承了“钓台文化”的营造模式。以严子陵钓台为原型的范式营造。一方面是钓台风景营造形式的传承,另一方面是透过钓台形式散发出的“钓台文化”。


水池的北面有六间房屋,为园主纳凉、休闲之处,司马光在此设计了另一种颇具现代生态意味的建筑。6间茅屋全部南北向排开,屋顶上铺设多层茅草,围墙也做得很厚,可以抵御烈日;此屋在东侧开门,南北两侧开辟轩敞的窗户,以求凉风;屋前后多种姿态秀美的竹子,形成绝佳的避暑天地,故而命名为“种竹斋”。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种竹斋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种竹斋局部


大水池的东侧开辟一片药畦,分为120小块,其中杂植各种草药,根据各自的品种加以标示。药畦北部在边长一丈的范围内种竹子,平面规整如围棋盘,将竹梢压低,相互交织,形成小屋的样子,前引夹道,两侧又种竹子,用藤本覆盖,四周另外种植木本药物作为藩篱,称为“采药圃”。以藤蔓类的草药覆盖夹道、以木药为藩篱,不但带来雅致的风景,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采药圃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采药圃局部


这种简易的构筑方式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几乎绝无仅有,此中的竹亭、竹廊作法都是司马君实的个人创作,是独乐园中最具特色之构筑。如此“竹屋”既能挡住炎夏烈日,又能延入凉风,一如由他亲手建造的独乐园地穴,均是简单实用、富于巧思的生态建筑。


2017年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园林博览会,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创作了一个作品,其灵感来源于明代画家仇英描绘司马光私人庭园的绘画作品《独乐园图》,节选了长卷中司马光种竹斋和采药圃的画面进行抽象创作,“独乐园”将作为永久设施驻留在德国柏林马灿区的“世界公园”内,向来此参观的民众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魅力。


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作品

2017年国际园林博览会朱育帆教授的作品

2017年国际园林博览会朱育帆教授的作品


药畦的南面辟为花圃,分作6栏,牡丹、芍药和其他花卉各占2栏,每个品种只种2株,能够让人认识其形态即可,不求多。花圃的北面构建一亭,称为“浇花亭”。此亭亦是园主宴饮雅集、吟诗会友之佳处。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浇花亭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浇花亭局部


“作诗邀宾朋,栏边长醉倒。”司马光在独乐园中常常邀请友人一起诵诗写作,畅谈人生,“栏边”应指浇花亭的六栏花圃,因此司马光在此常常饮酒作乐。


因为园内开挖较大面积的水池,基于土方平衡的原则,一般会利用挖出来的土来堆山。独乐园位于洛阳城中坊巷深处,附近没有好的景色可借,因此,在园中构筑高台,台上又建屋,称“见山台”,登台可凭眺洛阳附近的万安山、太室山等,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视野,增加了景色的层次。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见山台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之见山台局部


在《营造法式》中“台”和“榭”成为一个联合式合成词,指一类主要用于观赏娱乐的建筑。之所以要筑台再建房屋,是因为一可以远观,二可以避寒湿。当“台”、“榭”对举时,“台”就是指木建筑下的高台,“榭”指高台上的房屋。


司马光在临近远山的一侧筑高做台,扩大视线范围,将园林外的美妙景色收入园内,增加院内的景色,丰富园景。见山台除了利用借景手法将远山与园景结合,浑然一体,还巧妙自然的将独乐园内的园林空间与院外的自然空间进行过渡,充当纽带作用。


独乐园七景空间营造分析图

独乐园七景空间营造分析图


读书堂、弄水轩、钓鱼庵、种竹斋、采药圃、浇花亭、见山台即为独乐园之七景,熙宁六年(1073年)均已建成。后来又添建了两处较为次要的景物——西斋和井亭。


文中多处提到园中之竹,也恰是用竹子的刚烈有节暗示园主人的个性:直而有节的操守、内刚外柔的韧性。


园中趣事


宋代是中国皇家御苑对市民开放的高峰时期,每到花开时节,开封、洛阳等城市居民纷纷倾城而出,结伴赏花。洛阳作为当时最大的园林城市与商业消费城市,各类私家开园、游春和城市节庆活动,比天子脚下的东京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光的独乐园也会在春天的时候开放,任由市民前来赏花。


宋代园林美景


当时文人开园不能收取门票,但是园子还是需要一些日常开支。开园的额外消耗亦需来处。所以各园约定俗成,由游人给园丁付“小费”,时称:“茶汤钱”。司马光的园丁吕直也曾得茶汤钱十千,想要将这钱交予主人,但司马光坚决不要。老园丁就用这笔钱在独乐园里新建了一座井亭,为园中增色。司马光得知后便问吕直,这些赏钱为何不留着自己用?吕直直言相告,说:难道这世上只有你端明(司马光曾任端明殿学士)一人清高,不爱财么?我吕直也跟相公一样轻财,一样要做个好人。此事传为美谈。


宋代园林美景2


司马光初到洛阳,任留司闲职,平日埋首苦读,不与人交往,好友文彦博每次都邀请司马光一同游春,司马光盛情难却,一连外出赏花、赏园达数十天之久,创下了连续外出赏春的记录。等司马光终于回到独乐园时,还是那个憨直的仆人直言相劝:这大好春光,您一出去就是十天,不仅耽误了咱们独乐园的美景,而且连自己的书也没好好看上几行,您这不是白白浪费您的大好时光么?受到守园人的责备后感到惭愧,从此深居简出,安心著书。


仇英《独乐园图卷》3

明仇英《独乐园图卷》局部


神宗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八年的十三年间退居洛阳,隐于园林。其与富弼、文彦博等同为王安石新法的反对者,政见一致、处境相同,便组织了一个在野集团,名之“耆英会”。耆英十一叟每多雅集园林,置酒相乐,表面上优游闲散、遣情世外,实则虽身在江湖,却心牵朝政,司马光甚至在园中组织了一个完整的写作班底,用退居园林的十五年时间著成“千古帝师之作”《资治通鉴》,即是身处林野、心怀天下之证。


西斋是园中一处相对独立的小院,西斋院中凿有地下室,夏日可作纳凉之所。这种凉洞的整体格局可能类似于豫西北地区的“地坑院”民居,即先挖出一个沉入地下的庭院,再在四壁凿出窑洞,共分四室,主室仅有一席之地,3个支室就更小了,却可接待宾客,且供家中儿童嬉戏;院内种植花草,四面均有花枝下垂。


河南地坑院

河南地坑院


曾任北京留守、宣徽使的王拱辰在洛阳所建宅园非常宏伟,中央的正堂有七间之多,上面又加高楼,竭近奢华之能事。而司马光在自己的宅园中掘地修造的这处凉洞又称“壤室”,兼做书房,完全是简陋民居的翻版。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被当时洛阳人戏说为“王家钻天,司马家入地”。



文人世界的旁观者


北宋时期即有人为独乐园绘制园景图,后世也不断有画家以此为题进行创作或临摹。


清代《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引《紫桃轩杂缀》称司马光曾经自绘《独乐园图》,《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又称北宋大画家李公麟亦曾绘《独乐园图》,可惜均巳不传。宋代赵伯駒、明代唐寅的绘本也未见流传。


目前存世可见的《独乐园图》主要有3种,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佚名宋人绘本、明代文征明绘本以及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所藏明代仇英绘本。此外另有一种绘本署名仇珠(仇英之女),几乎完全临摹自仇英绘本,可忽略不提。


仇英

明代仇英


宋人绘《独乐园全图》为纸本水墨长卷,图上弄水轩、读书堂、种竹斋、浇花亭、药畦、花栏的位置大致准确,但未见钓鱼庵、采药圃、见山台以及弄水轩前后的池沼和水渠,北部大池偏于东侧,与司马光《独乐园记》不符。


宋人绘《独乐园全图》

宋人绘《独乐园全图》


文征明绘《独乐园图》也是纸本水墨长卷,笔法更为随意,所绘似山间景物而非城市宅园。意境虽美,却难以与《独乐园记》的文字一一对应。


文征明绘《独乐园图》

文征明绘《独乐园图》


文人常常运用绘画来再现园林景致,在描绘园林的过程中,不是一味的机械再现园林的格局景致,也不是受客观的透视法的拘束,而是采取散点透视,即画家根据自己的创作的需求,不断的挪动立足点,将各个视域内看到的画面,通过审美加工与艺术创作,将其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中来。


仇英的《独乐园图》根据司马光《独乐园记》记述的独乐园七景的顺序所描绘。绢本设色长卷,纵32厘米,横12.9米,其中画心是5.18米。尺度远长于另外两图,笔法细腻,此图与《独乐园记》吻合度最高,但全图并未按照独乐园原有布局绘制,而是依《独乐园记》所描述的顺序从右至左依次排列,有点像连环画。


仇英绘《独乐园图》

仇英绘《独乐园图》


画中一位儒巾袍服的文士,就是司马光本人的形象,或著书,或闲坐,还有些仆役、童子穿梭劳作其间。


园中景物与其生活、游览活动息息相关,司马光在独乐园中除了可以读书钻研,著书写作,在闲暇或疲惫之时,也可以赏花观竹、垂钓采药、登高眺望,陶冶情操,放空心境、悠然自得。



植物多样性


天然是宋代文人园林的一大特征(简远天然疏朗雅致),独乐园大量运用植物造景,自然生态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温国文正公文集》卷二三《论财利疏》记载司马光的独乐园中除了简朴的修竹松柏之外,还有玉玲珑、姚黄2种珍品牡丹,“洛城花美四方归,独有姚黄得见稀。”“花得新朋自我公,洁如明玉状玲珑。”真可谓春观花夏赏绿秋冬也不寂寞。


独乐园种植了松、竹、梅、葵花、芍药、牡丹、以及各种药材等。从植物种类上讲,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俱全,除了观赏性植物,还有大量药用植物;从植物的观赏角度看,观赏枝叶花果的植物,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在寂静的园林中显得意境神幽;


从种植手法来讲,多采用密林种植、片植,追求自然,打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意趣;


读书堂入口对植2棵体型高大的乔木和4棵低矮的乔木作为过渡空间。


读书堂空间营造分析图

读书堂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种竹斋的竹子将建筑包裹在内,小中见大,有限空间造就无限的想象。


种竹斋空间营造分析图

种竹斋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采药圃将竹子围合种植,上方收拢打结成竹屋与竹廊。外部景色透过竹枝若隐若现,虚幻缥缈,形成看与被看的互动趣味性。

采药圃空间营造分析图

采药圃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浇花亭将体型高大的乔木和小乔木组团布置于建筑周围,作为背景烘托建筑。

浇花亭空间营造分析图

浇花亭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去往见山台道路两旁的树木种植设计,疏密有致,收合自然,不见人工之痕迹。


见山台空间营造分析图

见山台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合司马光之作《独乐园记》《独乐园七题》等前人诗作及明仇英所绘《独乐园》可以看出,独乐园不仅重视植物种类多样性和观赏的多元化,而且在植物种植布局设计上独具匠心。


植物景观塑造方面,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植物一年四季均有不同的观赏效果,充分利用植物的自然特性,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在提倡建设生态园林的今天,独乐园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意识颇有现代意义。


弄水轩空间营造分析图

弄水轩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整个园林中,除了植物本身的色彩之外,园林中的建筑以青灰色和白色为主,干净质朴,纯真自然。在建筑的选材上就近取材,力求节俭,建筑与园林环境相融合相统一,和谐整体。基于以上原因,宋代园林常给人带来空灵寂静,幽旷自然的感受。


钓鱼庵空间营造分析图

钓鱼庵空间营造分析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传统造园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与水景、山石、建筑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环境。在强调生态景观设计的今天,向古人学习植物配置设计,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非常必要。



尾声


这座宅园是司马光在洛阳的主要居所,居住了15年,司马光认为自己的“独乐”既非王公大人之乐,也非圣贤之乐,只是个人的自得其乐而已。其中明显含有因政治理想难以实现而自我屈抑的意思,但并没有对前途完全灰心,仍抱有一定的希望。


读画喝茶


孟子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人所悉知,然而北宋司马光,于繁华洛阳城造一小园,却名曰——独乐园。其《独乐园记》中写到: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目肺肠,悉为己有。司马光独乐自省、不随众流,颇有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概。


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投于众乐,便是让自己置身于喧闹场中,繁华声色之扰心,何得自在?要知道,人多的地方,扬起的尽是尘土,障目而蔽心。故古人所居,最乐于一书斋、一小庭,幽然独省,天地自拥。谁人与共,唯明月清风!人须如此,方可得真思想、真品悟。


读画喝茶


岁月激流,如今早已不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年华,但总有一部分人,他们从时光的废墟中拾起那些文房旧物,终日心摹手追,专情独乐:展一幅书卷,悠然自适;持一枚印章,怡然自得;抚一方砚台,淡然自若;执一柄如意,畅然自足……他们以清幽独乐的姿态,沉醉于性灵的最深处。




次阅读
以上服务由本埠城乡提供
本埠城乡客户服务

联系本埠

wechat

本埠小乡微信二维码

(请添加“本埠小乡”微信)

本埠城乡订阅号

关注本埠

本埠城乡公众号

本埠城乡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埠城乡微信小程序

本埠城乡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小镇通公众号

小镇通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本埠城乡头条号

本埠城乡头条号二维码

热门话题

hot topics

返回顶部